數字化為鄉村帶來了什么?
在寧夏隆德縣,滿山坡的蜂箱已封口冬眠,但村民卻通過手機畫面依然能看到蜂箱內蜜蜂的活動軌跡,鄉村產業走上了智慧化的快車道;在重慶云陽縣,依托5G和直播技術,將自然美景呈現給各地游客,通過一塊塊屏幕,為當地旅游業創下新的增長點……
在四川、在云南、在浙江,越來越多的鄉村插上了數字化翅膀,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后文簡稱成研院)正通過5G技術為鄉村產業注入新動能、打開文旅融合的新格局,基于自身的信息化能力為鄉村振興添翼賦能,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數字化美好生活。
5G賦能美好生活
數字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階段,建設和發展數字鄉村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動力源泉。成研院通過5G、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走出了一條有5G特色的數字鄉村發展之路。
今年6月,成研院聯合寧夏移動公司,按照隆德縣和自治區農委關于鄉村振興及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的相關要求,在隆德縣鳳嶺鄉開展第一批數字鄉村示范點建設,主要聚焦黨建、環境整治、四大提升等重點工作,以成研院研發的“慧村平臺”為基礎,定制研發鄉村綜合服務與治理平臺,通過融合千里眼、大喇叭、商務寬帶、物聯網等業務,實現事項管理、智慧養老、積分管理、陽光村務、數字門牌等創新應用功能,切實做到精準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其中,基于三農數據庫,通過智慧一張圖,對村集體經濟、人口結構、農戶種植養殖、村民積分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黨務、村務、財務等信息進行公開公示,對涉農政策、村規民約、生產生活、服務信息等圖文進行精準推送,對涉農惠農資金等各類便民信息提供查詢服務,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應掌握盡掌握,確保服務群眾便捷化;通過整合基層網格化治理體系,在地圖展示385戶農戶的房屋位置,精準開展環境整治、通知發布等事項實現“快”“便”“準”式治理。依托二維碼門牌號,對村民日常行為和公益性崗位工作情況進行評價,并形成積分,確保鄉村治理精細化。
如今,村里不識字的中老年人對著語音喊話機說,自己該交醫保了,村里的會計隨后上門收??;獨居老人感到身體不適,只需按下家里的呼叫按鈕,鄉村醫生就會上門服務??吹揭环?G網絡帶來的便利畫面,鳳嶺鄉副鄉長岳銀娟感嘆道:“鄉村治理平臺不僅讓老百姓的問題能夠快速解決,更是方便基層干部少跑路、多干事,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慧化更新旅游場景
文旅融合為鄉村經濟創造新增長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當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因地制宜挖掘鄉村文化內涵。成研院已經在全國各地走出成功的實踐之路,通過豐富鄉村文化業態、提升鄉村旅游品質,為農民增收致富拓寬了途徑。
嘉興作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不僅擁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地理位置,更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如何借助5G、信息化的手段,將嘉興打造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的標桿,是嘉興提升旅游產業收益的關鍵。對此,成研院聯合嘉興文化廣電旅游局、浙江移動嘉興分公司共同打造“心游嘉興”文旅公共服務總入口,構建五條心游之路——5G+文旅應用場景,為嘉興的文旅行業提供新體驗。
第一條路紅色初心路,成研院利用VR采集技術拍攝南湖紅船艙內360°景色并上傳云端,利用5G高帶寬低時延的特性,游客可以通過VR眼鏡流暢的觀看云端的紅船視頻,身臨其境感受100年前的歷史;第二條路青色匠心路,借助車載5G網絡,把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為群眾特別是老人和兒童提供總館內豐富的數字文獻資源、講座直播;第三條路金色同心路,借助無人機和4K高清攝像機,將震撼的鄉村美景、充滿地方特色的鄉村活動清晰呈現在異地游客面前;
第四條路是金色憶心路,能高清、及時地直播端午節賽龍舟、水上廟會等,并在京杭大運河畔的水上服務區設置5G+VR設備,讓船戶們不上岸就能通過VR眼鏡了解大運河的歷史;第五條路藍色暢心路,承載在5G專網上的5G有軌電車,能通過5G專網傳輸司機疲勞分析、障礙物檢測、防逃票系統等數據,提升了旅游專線有軌電車的自動化運行能力,方便了外來游客瞻仰紅船、學習歷史、感受藍色科技。
而在國家5A級旅游景區重慶云陽縣,擁有龍缸天坑、云端廊橋、龍洞風光、龍窟峽等自然奇觀,旅游資源豐富多彩、往來游客絡繹不絕。他們面臨的難題是,如何通過“多景區、強互動、大數據”的一體化體系,提升景區管理智能化水平與游客游覽服務感知,對此,成研院同樣走出了成功的路徑。
其中,Onetrip“一部手機游”智慧服務云平臺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匯聚游覽過程中吃住行游購娛文體的全方位服務需求,游客可在統一平臺上高速便捷地獲取景區資訊;基于中國移動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5G網絡,景區還推出了5G+AI高清視頻游記、5G+高清慢直播,并通過在核心景觀點布設高清攝像機,讓游客在到達第一時間觀看所有核心景點,進行大屏實時互動。
此外,中國移動利用“移動云+5G+直播”技術,將秀美風景與鄉村土特產完美結合,隱藏在大山深處的直播間讓農產品銷售駛入互聯網快車道,帶動越來越多的鄉村百姓走上了鄉村振興的致富之路。
數字化+鄉村振興
走出有效益、可復制、能推廣的智慧之路
數字崛起,鄉村振興。
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正式發布,指出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隨著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文旅體系的加快融合,數字鄉村建設展現出巨大潛力。在頂層設計上,十四五”時期是數字鄉村全面“布局”和重點“破局”發展的關鍵階段;在落地應用上,成研院搭建的“農田共生”、“鄉村智腦”等數字化管理平臺,從生產角度完善了鄉村的數字化,5G+文旅場景又從經營角度為鄉村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極。
從看天吃飯到數字生產、從數字化提效到文旅增收,在“數字鄉村”這條有效益、可復制、能推廣的智慧之路上,成研院正和越來越多的鄉村一起,繪就出經濟發展的廣闊新藍海。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